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制油、发酵等程序酿成。其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以咸味为主,滋味鲜美,促进食欲。
作为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掌握其酿制工艺。从古到今,酱油可谓大厨们简单、美味的调味法宝!
酱油为何美味?
取决于风味物质!酱油中已发现的风味物质超过300种,主要为多肽、氨基酸、低聚糖、脂肪酸、甘油以及各种有机酸与醇类经酯化生成的脂类等。这些风味物质的来源十分复杂,是原料中的营养成分经过或酶解作用产生的各级分解物,以及这些产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得。
分类
按国标分类,一般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通过添加植物蛋白水解液和食品添加剂,进一步提高产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制成。
酿造酱油按不同工艺还可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低盐固态”的发酵温度较高,制作周期较短,基本一个月即可出成品。其优势是高产,但原料发酵不够充分,味道相对不够醇厚。
而“高盐稀态”则是用较低的温度慢慢发酵数月,使蛋白质和淀粉更好地分解,产生更多风味物质,所生产的酱油酱香更加浓郁,质量更好。
识别
怎么区分?看瓶身标签一目了然。
酱油有等级之分!
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品质越好。按照我国酿造酱油的标准,氨基酸态氮≥0.8 g/100mL为特级。
生抽、老抽有何不同?
在发酵过程中,第一次抽出来的酱油被称为“头抽油”,将原料继续二次发酵再抽出来的称为“二抽油”,第三次被发酵抽出的叫“三抽油”。
生抽是将头抽油、二抽油、三抽油按比例混合而成。其颜色较浅、味道鲜美,更适合炒菜和凉拌。
老抽则是将这些“抽油”进一步浓缩后得到。其颜色较深,粘度更大,所以更适合用于“上色”。
其他酱油?
市面上还有各式不同的酱油,其实是在酱油的基础上,按需求添加了不同添加剂制成。
如味极鲜,是在生抽酱油基础上添加了呈鲜味的添加剂,进而更鲜,口感更醇厚,可以代替味精(鸡精)的作用。而蒸鱼豉油,则是加入了食品甜味剂,更符合蒸鱼需要。草菇酱油同理,只是加入了相应的草菇提取液。
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酱油安全吗?
不能闻“添加剂”而色变!防腐剂也属于一种食品添加剂,酱油中一般会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以防变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是有严格的标准控制,只要符合安全范围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健康贴士:
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酱油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以及痛风患者,应当少吃酱油。
内容来源:《分析测试学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