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媒体报道

中山日报 | 中山如何提升产业凝“集”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来源:中山日报

今年6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山市的火炬高新区健康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东凤镇数智家电产业集群、沙溪镇休闲服装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中山强。今年6月发布的《中山市产业科技升级改革行动方案》提出,全力推动我市产业科技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中山十大现代产业集群工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培育4到5个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全覆盖,具有中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中山产业集群如何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成为中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期理论周刊“圆桌”邀请经济学专家,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者等进行探讨。

黄明华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助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以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山纺织品实验室为例

  在传统产业集群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公共服务平台作为连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关键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广测”)中山纺织品实验室扎根中山12年,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作用,助力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做了以下探索。

  一、打造上下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能力,只有不断强化自身技术实力、拓宽服务边界,才能真正成为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后盾”。中广测自2013年在中山建立纺织品实验室以来,始终将能力建设作为立身之本,从最初的基础检测服务,逐步拓展到功能性纺织品检测、功能吊牌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技术攻关等多元领域,构建起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功能性纺织品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抗菌、防紫外线、吸湿速干、保暖等功能性服装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但功能性纺织品种类多,检测标准数量远落后于市场发展,许多中小企业因缺乏专业检测能力和标准开发能力,难以开展相关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广测主动布局功能性纺织品检测业务,加大设备投入和技术研发,与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联合成立了“功能性纺织品检测与评价研究中心”,强化功能性纺织品检测技术能力。“功能性纺织品检测与评价研究中心”还针对行业中普遍存在的功能性吊牌虚标乱象、消费信任缺失等问题,构建了功能性纺织品“商标授权—标准研发—认证评价—检验检测—吊牌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提高消费者对功能性纺织品的认可度,提升纺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上下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二、当好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助手”

  公共服务平台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其价值在于以专业能力连接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形成“政府引导、平台支撑、行业协同、企业参与”的发展生态。公共服务平台是连接政府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只有主动对接政府需求、服务政府履职,才能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政企合力”。中广测作为中山市大涌镇、沙溪镇服装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建设单位,积极协助镇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质量技术帮扶等工作,成为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助手”。

  中广测充分利用专业检测技术优势,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掌握产业质量状况、制定监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常态化为政府部门提供消费者投诉案件处理和质量技术帮扶等专业技术咨询服务。

  三、形成推动产业升级的“创新合力”

  行业社会组织是连接企业与市场、汇聚行业智慧的重要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只有主动对接行业社会组织,才能激活“行业资源池”,形成推动产业升级的“智力合力”。作为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山市纺织工程学会会长单位,中广测积极对接省级行业组织、为中山服装产业引智汇智用智,活跃本地行业交流。比如,主动加强与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广东省纺织协会、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等省级行业社会组织的专家、龙头企业资源对接,建立“智力宝库”。建设了“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中山大涌)科技服务站”、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团体标准化委员会,以“资源共享、专家互通、项目共推”协作机制,通过“技术会诊”“专题讲座”“项目合作”等方式服务中山服装企业,实现了优质资源本地化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企业”上,只有扎根企业一线、聚焦真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赢得企业信任,实现长久发展。要坚持“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服务、务实举措、深化合作,成为企业发展的“贴心伙伴”。

  面向未来,随着中山“十大现代产业集群”目标的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应始终与产业同行,聚焦产业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政企、产学研合作,以更优质、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助力产业集群凝聚更强聚力,为中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山大涌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来源:中山日报

中山日报原文报道链接:

http://epaper.zsnews.cn/epaper/zsrb/paperdate/20250811/part/4/articleid/1.html